补品网 - 滋补品门户网站,您身边的滋补养生专家
首页 > 补品动态 > 养生问答 > 古诗中的红豆和可食用的红豆有什么区别?

古诗中的红豆和可食用的红豆有什么区别?

  古代诗人温庭筠说“玲珑骰子安红豆,入骨相思知不知”那么这个红豆是我们常吃的那种红豆吗,我们常吃的那种红豆又是什么红豆呢,赤小豆和红豆的区别又是什么呢?红豆又称为相思子,而相思子是有毒的植物,会引起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呼吸困难等症状最后出现溶血现象,尿血,逐渐呼吸性窒息而死亡,那么作为普通人的我们该如何辨别相思子和可食用红豆的区别呢?今天小编就带领大家一探究竟吧!

  此“红豆”非彼“红豆”

  古诗中的红豆,其实是相思子,是豆科相思子属的一种有毒植物,广泛分布于热带地区。种子中含有一种称为相思豆毒蛋白的蛋白质,此毒素具有很强的毒性,误食时会中毒,严重时甚至会丧命。关于相思子的命名民间还有个广为流传的凄美传说,相传汉代闽越国有一男子被强征戍边,其妻终日望归。后来同去戍边者都回来了,惟有其夫未返。妻思念更切,终日立于村前道口树下,朝盼暮望,哭断柔肠,泣血而死。后来树上忽结荚果,其籽半红半黑,晶莹鲜艳,人们视为贞妻的血泪凝成,称为“相思子”。

  我们日常食用的“红豆”,其实多指学名为“赤豆”和“赤小豆”的两种植物种子。“赤豆”与“赤小豆”二者仅一字之差,极易混淆,我们不妨从外观上判断:赤小豆呈长圆形而稍扁,长5~8毫米,直径3~5毫米,表面紫红色,无光泽或微有光泽。且一侧有线形突起的种脐,偏向一端,白色,约为全长的2/3,中间凹陷成纵沟。赤豆(即红豆)则呈短圆柱形,两端较平截或钝圆,直径4~6毫米。表面暗棕红色,有光泽,种脐不突起。

  通过这段描述,相信大家就不难分清赤小豆与红豆了。那这两者在药用上又是否存在区别呢?《本草纲目》中记载:“赤小豆以紧小而赤黯色者入药,其稍大而鲜红淡色者,并不治病。”也有现代医家经验说,赤小豆偏凉,药用力优;红豆甘平略偏于补,多当食物。可见赤小豆和红豆均可入药,但习惯上认为以前者药效为优,红豆则多用来煮粥或制成豆沙以供食用。《中国药典》2015年版中写到,中药赤小豆来源有二,为豆科豇豆属植物赤小豆或赤豆的干燥成熟种子。赤小豆味甘、酸,性平,归心、小肠经,有利水消肿、解毒排脓之功,用于水肿胀满、脚气浮肿、黄疸尿赤、风湿热痹、痈肿疮毒、肠痈腹痛等的治疗。

精彩必读
推荐阅读
为您精选
猜您喜欢